2016考研政治史纲要点:九大重要文献_考研英语复习资料
2017-05-15 15:53
来源:新东方网整理
作者:
2016考研政治史纲要点:九大重要文献考研英语复习资料
1.《天朝田亩制度》(1853) 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绝对平均主义色彩,空想性质,未能付诸实施。 2.《资政新篇》(1859) 资本主义色彩,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 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生产力的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的领域,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3.《井冈山土地法》(1928)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 存在着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不适合中国农村实际的错误规定。 4.《兴国土地法》(1929) 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 5.《论持久战》(1938) 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说明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即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 6.《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1946) 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这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重要改变。 7.《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 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 规定了1950年至1953年全国土改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土改中对待富农的政策,由解放战争时期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 为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新东方重庆学校微信(微信号:xdf_cq)
最新考试资讯、教育新闻,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