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2016考研报考指南_考研时间安排
2015-12-01 13:49
来源:新东方网整理
作者: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2016考研报考指南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生报考指南(2016版)
简介: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声学所)成立于1964年,是从事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2014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同意以声学所为主体,联合院内相关单位,启动筹建“中国科学院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
声学所共有在职职工80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33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12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57人。共有1人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5人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声学所是中国声学学会、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声学计量测试站、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物理分会等学术机构或组织的挂靠单位。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有《声学学报》(中、英文版)、《应用声学》、《网络新媒体技术》、《声学技术》、《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和《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等。声学研究所定位是:主要致力于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学科的应用基础和高技术发展研究,围绕未来 5 到 10 年我国在海洋、安全、能源、生命健康和信息网络等领域的战略急需,着力破解与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相关的前瞻性重大科技难题与系统集成瓶颈,着力提升自主创新与竞争能力,取得创新性重大成果,引领学科发展方向,保持特色鲜明和不可替代研究所的地位,把声学所打造成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国内外一流的国立专业研究机构。
科研环境:
声学所科研实验条件齐全,拥有包括水声学、音频声学、超声学、网络与新媒体技术等学科领域的现代化实验设施与仪器设备,总量达 9 千台(套),价值逾 5 亿元。在科研与办公用房方面,声学所房屋总建筑面积近 10 万平方米,其中:北京本部包括声电园区、西区、唐家岭园区等,建筑面积约 5 万平方米。本部西区经过了系统装修改造,唐家岭园区新建有水池实验楼和调试车间,均已投入使用,科研与办公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声学所是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实验 1”科学考察船的法人单位,该科考船在 2012年度完成了 8 个科学考察航次任务,在航 189 天,安全航行 23330 海里。
声学所设有专业图书馆,现共有藏书 3 万多册,每年订阅中外文书刊 500 多种,另有电子资源中外文数据库 10 余个。声学所毗邻国家科学图书馆,资源利用方便。
声学所科研任务饱满,经费充足,设备先进,导师力量雄厚,为研究生的培养创造了优越的工作学习和科研环境。
科研成果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声学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水声物理与水声探测技术、环境声学与噪声控制技术、超声学与声学微机电技术、通信声学和语言语音信息处理技术、声学与数字系统集成技术、网络新媒体技术等。
在浅海声学理论、微孔板吸声理论、匹配场定位理论、流体喷注噪声理论、概念层次网络理论、压电体弹性波理论、超声检测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居国际领先地位,新概念声呐技术、智能声制导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与宽带网络接入技术、中文语言语音信息处理技术、声学测井理论、非线性声学驻波场、水声环境特性、信号处理专用芯片和平台技术、声学换能器与声表面波器件等方面研究、研制和设计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2012 年,声学所共有在研项目 723 项(包括新增项目 212 项)。其中,承担(或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 13 项(新增 3 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 39 项(新增 14 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16 项(新增 5 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任务)22 项(新增 7 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课题(任务)3 项(新增 3 项);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1 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 1 项、重点项目 3 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2 项、优秀青年基金 1 项(新增 1 项)、面上项目 51 项(新增 8 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2 项(新增 8 项);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 3 项(新增 3 项),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4 项、重要方向项目 21 项(新增 1 项)、重点部署项目 5 项(新增 5 项)、院装备研制项目 8 项(新增 2 项);承担院地合作(含企事业单位横向委托)项目 161 项(新增 84 项)。
2012 年,声学所科研成果产出大幅增长,共计发表论文 674 篇,其中被 SCI、EI 收录 220 篇。出版专著 1 部,编著 6 部,译著 1 部。申请专利 268 件,其中发明专利 245件;获得专利授权 184 件,其中发明专利 157 件。申请计算机软件登记 71 项,获软件著作权 69 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授权 2 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 3 项、行业标准 3 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研究生培养:
声学研究所研究生招生始于1978年,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博、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国家声学和信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截止2014年12月,声学所已授予博、硕士学位总数1446人,其中博士学位717人,硕士学位729人。
声学所现设有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声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等3个二级学科学术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电子与通信工程、地质工程等2个领域的工程硕士培养点。并设有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共有博士研究生导师55名,硕士导师118名、在学研究生430人(其中硕士生223人、博士生207人)、在站博士后31人。
我所研究生实行两段式培养,第一阶段在国科大集中进行课程学习,第二阶段入所进行科研活动、完成学位论文等。
声学所研究生教育在中科院“三位一体”战略的指导下,按照“引进优秀生源,严格培养质量,提升就业层次”的工作方针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近几年,我所研究生优秀生源率一直保持在科学院前列;毕业研究生成为众多科研单位、高校、高技术企业等高层次企事业单位的目标招聘人选。培养的研究生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人才,包括多名“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知名学者和科研骨干、高技术企业的技术负责人等。
研究部门:
本部研究单元
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声环境特性重点实验室
水声工程中心
海洋声学技术中心
中国科学院水下航行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
超声技术中心
中国科学院语言声学与内容理解重点实验室
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所属研究站
南海研究站(海南)
东海研究站(上海)
北海研究站(青岛)
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毕业生去向:
我所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特点:就业地域分布好,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大部分在北京;就业层次高,博士主要去科研设计单位、高校或知名高技术、网络IT公司、高科技外企等;博士和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基本达到100%。
研究生招生计划:
硕士生招生计划:90名左右,免推生占一半左右。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声学 15名
信号与信息处理 35名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5名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电子与通信工程 32名
地质工程 3名
博士生招生计划:70名左右,硕转博和直博生共占85%左右,统考生占15%左右。
声学 20名
信号与信息处理 50名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奖助体系:
统招统分研究生在学期间奖助金主要构成:普通奖助金+研究所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三助奖酬金+补贴(医疗、餐补等),平均收入硕士约2500元/月、博士约4000元/月。
招生FAQ
Q:研究生招生的时间大致安排是什么?
A:硕士免推生及直博生招生安排:2015 年 6 月起可在国科大网上统一报名,7 月、9月、10月我所组织多批次复试。硕士统招生参照国家日程安排。博士统招生报名时间一般为每年 1 月份,考试时间为 3 月份。
具体关注我所正式发布的招生简章。
Q:如果不确定获得母校保研名额,可以提出参加贵所“推荐免试生复试”吗?
A:可以。因各校进度不统一,学校开具的保研资格证明不是必须的,但需按要求提交成绩单等通知要求的可以证明学业成绩和科研能力的其他材料。
Q:研究生复试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A: 复试分为业务素质复试、思想品德审核、体检三部分。业务素质复试包括业务能力面试、综合素质考核、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以及实践环节考核等内容。
Q:攻读研究生需要交学费吗?标准是多少?
A:需要。2014 年入学学生按照硕士 8000 元/年、博士 10000 元/年收取。具体请以国科大当年规定为准。
Q:统考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比例和复试录取比例一般为多少?
A:硕士统考生报名录取比例近几年大致为 3:1,复试比例一般为 1.3:1 左右。
Q:近三年统考硕士研究生的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A:如下表:
Q:是否举办专业课考前辅导班或提供什么辅导资料?是否提供往年试题?
A:我所硕士、博士专业课均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提供辅导资料。《普通物理(乙)》、《计算机原理》、《信号与系统》等均由国科大统一出题,请直接上国科大研究生招生网查询。《声学基础》我们提供一年试题供参考,可在声学所教育网站查询。
Q:如何查询导师信息?
A:导师信息以国科大网站更新为准,具体路径为:国科大招生信息网 > 导师信息 >声学研究所。
硕士考生在复试时,我们会安排考生和各研究单元招生导师代表进行互动交流,考生可在充分了解后现场决定填报哪位导师。考研时间安排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声学所研究生部(100190)
联系人:张老师、李老师、苏老师
联系电话:(010)82547887、82547885
联系邮箱:edu@mail.ioa.ac.cn
声学所主页:http://www.ioa.cas.cn/
声学所研究生部主页:http://www.ioa.cas.cn/yjsjy/
国科大招生咨询电话:88256215、82640446(硕士)、88250445(博士)
国科大网站:http://www.ucas.ac.cn/
国科大招生信息网:http://admission.ucas.ac.cn/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新东方重庆学校微信(微信号:xdf_cq)
最新考试资讯、教育新闻,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