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重庆新东方学校>大学考试>考研>正文

考研数学线性代数复习计划及资料选择_现当代文学考研

2016-11-10 16:38

来源:新东方网整理

作者:

纵观201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题目竟然高达90%的题目都是基础题,可以说只要掌握基础的解题技巧、解题方法,考试拿到120分应该不成问题。同时,很多同学对现在基础阶段数学该如何复习,该从哪里入手学习之类的问题较为迷茫,在基础阶段的复习中,不管哪一科,唯一的目标就是打牢基础,关于线性代数的复习给同学们以下参考意见。

一、考研线性代数复习计划及资料选择

线性代数这门课在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中均占22%,约34分,两道选择题,一道填空题,两道解答题。根据历年考试情况,线性代数题型变化不大,学生得分率较高。因此复习好线性代数在考研数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那么一本靠谱的基础阶段复习资料就是很重要的。首先,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数学考试大纲》或者《大纲解析》是必要的。因为考生必须要明确目标,包括考试的范围,考试的难度,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就是线性代数的复习资料。在本阶段,我们只需要准备一套线性代数的教材及习题解答即可。这个教材普遍使用的是同济四版的《工程数学线性代数》,此书内容简洁明了,脉络清晰,很适合初学者;另外一本是清华大学出版的《线性代数》此书定理证明完整,有一定的深度,可以也非常适合现阶段的复习。

二、基础阶段复习计划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考研数学的难度以及繁多的内容,要求我们数学备考一定要有一个复习时间表,也就是要有一个周密可行的计划。按照计划,循序渐进,切忌搞突击,临时抱佛脚。

以下是对线性代数的复习计划。

第一部分 行列式与矩阵(7天)

线性代数中研究的对象是矩阵与行列式。本单元中我们应当掌握:

1.行列式的概念和性质,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

2.用行列式的性质和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计算行列式。

3.用克莱姆法则解齐次线性方程组。

4.矩阵的概念,单位矩阵、数量矩阵、对角矩阵、三角矩阵、对称矩阵和反对称矩阵的概念和性质。

5.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运算、转置以及它们的运算规律。

6. 方阵的幂与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的性质。

7.逆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

8. 伴随矩阵的概念,用伴随矩阵求逆矩阵。

9.分块矩阵及其运算。

第二部分 向量与线性方程组(10天)

线性代数的核心就是如何解方程组,所以本部分中线性方程组什么时候有解,是有唯一解还是有无穷多解,如何求解是复习的重点,通常在考试中会在本部分出一道大题。而向量的线性相关性问题一般转化为线性方程组有无解的问题,所以可放在一起复习。本章节中我们应当掌握:

1.矩阵初等变换的概念,初等矩阵的性质,矩阵等价的概念,矩阵的秩的概念,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和逆矩阵。

2.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3.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通解及解空间的概念,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的求法。

4.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及通解。

5.用初等行变换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

6.维向量、向量的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的概念. 

7.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概念,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有关性质及判别法. 

8.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和向量组的秩的概念和求解。现当代文学考研

9.向量组等价的概念,矩阵的秩与其行(列)向量组的秩之间的关系。

10.维向量空间、子空间、基底、维数、坐标等概念。(数一)

11.基变换和坐标变换公式,过渡矩阵。(数一)

第三部分 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与二次型(7天)

这一部分相当于是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应用,出题比较灵活,有些题目技巧性较强,复习起来也是比较有意思的一章。在考试中也是比较容易出大题的内容。本章节中我们应当掌握:

1.内积的概念,线性无关向量组正交规范化的施密特(Schmidt)方法。

2.规范正交基、正交矩阵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

3.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及性质,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4.相似矩阵的概念、性质,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将矩阵化为相似对角矩阵的方法。

5.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

6.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二次型秩的概念,合同变换与合同矩阵的概念,二次型的标准形、规范形的概念以及惯性定理。

7.正交变换化二次型为标准形,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8.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的概念和判别法。



新东方重庆学校微信(微信号:xdf_cq)

最新考试资讯、教育新闻,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课程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在线咨询
 课程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