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专业课:浅析逻辑的“必然”与“可能_报名
2016-12-14 15:14
来源:新东方网整理
作者:
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我们会用到“必然、一定、可能、或许”等表达,比如“王老师今天下午一定会来学校”、“李教授今天可能会来给我们讲课。”这些语句都表达了我们对某一件发生的概率的判断。“一定、必然”等,表达了我们对事件的发生有100%的把握,而“可能、或许”等,表达我们对事件的发生不具有确定性,是一种或然的,大概的。这是一种朴素的逻辑思维,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逻辑的规则,但是日常的对这些表达的理解,却不等同于逻辑的基本规则,或者说我们日常中对这些表达的理解其实没那么严密。
那么,在逻辑中关于“必然”、“可能”等词是如何规定的,考研中又是怎么考查的呢?下面为各位考生细细道来。
“必然、可能、或许”等,是逻辑中的模态判断词。而模态判断是断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一种思维方式。即我们在多大概率可以确认事件发生,还是不发生,亦即我们对事件的发生有多大的把握。
“必然”,是指在任何你能想到或不能想到的情况下,事件都要发生,无任何例外情况。比如一个事件A会出现的情况有1000种,如果在这1000种情况下,事件A无一例外地都会发生,那么就说事件的发生是必然的。如果在这1000种情况下,事件A无一例外地都不会发生,那么就说事件的不发生是必然的。
如下举例:你今天一定能考上央财。我们应该这样来理解:无论你考与不考研,你都能考上央财;无论你报不报考央财,你都能考上它; 无论你复习还是不复习,你都能考上它;无论你参加还是不参加考试,央财都录取你; 无论央财招不招生,你都能考上。甚至无论地球上的央财存在还是不存在,你都考上它,下星期甚至无论地球有或没有,你都能考上它。即,无论什么情况出现,你都能考上央财。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说“你一定能考上央财”。
咱们先来说说“可能”。可能,是指事件在某些情况下发生。比如一个事件B会出现的情况有1000种,如果事件B在这1000种情况中的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则说事件B的发生是可能的。如果事件B在这1000种情况中的某些情况下不会出现,则说事件B的不发生是可能的。这种可能性会随事件B能出现的情况的数量而变化,能出现的情况越多,则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可能性越小。事件B出现的可能性最小是多少呢?即仅在某一特定情况下发生。而事件B出现的可能性最大是多少呢?即在这1000种情况下都发生,即前面说的必然发生。除了这两种极端外,中间的情况组合就太多了,多的我们都不愿意去思考,只是笼统地说“有可能”就行了。
再如,我们把上面的例子换成如下的表达:你可能会考上央财。这又该怎么理解?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思考。报名
新东方重庆学校微信(微信号:xdf_cq)
最新考试资讯、教育新闻,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