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专业课知识点:心理学“反应时法”概述_2016考研时间
2016-12-15 15:00
来源:新东方网整理
作者:文都教育
四月柳絮纷纷扬扬,就像2016考研备考中零零散散的知识点,让考生们捉摸不透。但是,要想肃清知识点障碍,还得需要考生一点一滴的积累,方能成功。今天,和各位考生一同来探讨反应时法的奥秘,以期为大家的知识大厦添砖加瓦。
反应时法反应时概述1.反应时研究的简史:A。马斯吉林→贝塞尔:人差方程式:A-B=1.233秒。B。赫尔姆霍斯:最早运用反应时技术进行生理与心理指标测量。
C。唐德斯:正式将反应时引入心理学领域。
D。冯特:最早将反应时直接作为心理研究课题。
E。科特尔:揭示选择反应时为何长于简单反应时的原因。
F。反应时研究第一阶段:减数法,唐德斯反应时ABC时期,1950年赫尔姆霍斯的研究至1969年。
G。反应时研究第二阶段:加因素法,斯滕伯格,1969年之后。
2.反应时的含义:刺激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有机体开始做出明显反应之间需要的时间,也称为“反应的潜伏期”,包括感觉器官、大脑加工、神经传入传出所需的时间以及肌肉效应器反应所需要的时间,其中大脑加工所耗费的时间最多。
反应时技术1.减法反应时技术:A。实验逻辑: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时间。
B。应用:证明心里旋转存在的实验;句子-图画匹配实验;证明短时记忆存在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的实验。2016考研时间
2.加法反应时技术:
A。前提: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系列进行的而不是平行发生的。
B。实验逻辑:若两个因素有交互作用,则它们是作用于统一加工阶段的,若两个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即相互独立,则它们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C。应用:“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斯滕伯格,揭示了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四个因素,即测试项目的质量、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和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
3.开窗技术:汉密尔顿和霍基,可以直接测出某一特定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也能比较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就好像打开窗户一览无遗。其应用主要是“字母转换实验”,结果表明完成字母转化作业需要编码、转换和存储三个阶段。
4.内隐联想测验:格林沃尔德,以反应时为指标,测量概念词与属性词间联系的自动化程度,成功实现了对个体的内隐社会认知作为考察指标,内隐联想测验有两种变式。
5.序列反应时:试图将反应时的逻辑应用于无意识心理过程的研究,证明内隐学习的存在。
不要犹豫,不要彷徨,只要你还在奋斗的路上,成功就会不离不弃,一直在那里期待你的到来。各位2016考研小伙伴们,反应时法的奥秘,今天你弄懂了吗?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取得理想佳绩!
新东方重庆学校微信(微信号:xdf_cq)
最新考试资讯、教育新闻,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