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重庆新东方学校>大学考试>考研>正文

2016考研政治:“诗文谚语”蕴涵的马哲原理_考研考试时间

2017-03-22 12:05

来源:文都教育

作者:

考研政治中对古语、诗句等“诗文谚语”的哲学原理分析,可谓是几家欢笑几家愁。有些同学能轻松应付,有的同学却抓耳挠腮,不知其所以然。今天小编的老师就给大家归纳一部分常见的古语、诗句,以方便同学们学习。

一、物质和意识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3.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4.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5.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6.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7.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8.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有差别。

二、实践与认识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3.吃一堑长一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三、运动变化和发展

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2.树欲静而风不止。物质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户枢不蠢,流水不腐。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四、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2.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

3.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考研考试时间

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5.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6.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7.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揠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8.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9.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0.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12.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新东方重庆学校微信(微信号:xdf_cq)

最新考试资讯、教育新闻,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课程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在线咨询
 课程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