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_2016考研时间
2017-03-29 14:25
来源:文都教育
作者: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二者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教育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统考科目之一,其自身的学科特点给许多考生的复习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所以在教育学统考过程中复习好教育心理学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今天就带领2016考研人一起了解一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客用准确、精密的数量化方法研究和解决有关学习的问题。1903年,他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有比较独立的体系,正式确立了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正式诞生。1913~1914年,桑代客在这本书的基础上扩大为三大卷的《教育心理学》,第一卷论人的本性,第二卷论学习心理,第三卷论智慧、疲劳和个体差异。而教育心理学领域中逐步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流派:行为主义和格式塔学派。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此阶段,吸取儿童心理学、学科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扩展了自己的内容。20世纪30年代,盛行测量运动,学科心理学发展迅速。20世纪40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20世纪50你那带,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信息学家所接受。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教育心理学从行为范式转到认知范式。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60年代初,由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思潮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美国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效果和条件作了大量的研究。
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2016考研时间
各理论流派间分歧越来越小,认知学习理论逐渐进入了发展和兴盛的时期,发展起了认知结构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出现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补充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多媒体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教育心理学中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一般要掌握这一理论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经典实验、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这一部分出选择题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2016考研的小伙伴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对这一部分的内容重点记忆,争取在考试中不丢分。
新东方重庆学校微信(微信号:xdf_cq)
最新考试资讯、教育新闻,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