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英语冲刺:阅读常见的两大误区_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
2017-06-20 11:25
来源:新东方网整理
作者:
转眼间已是11月初,加之今年考研时间和去年一样提前,所以距离研究生考试仅剩50天左右。童鞋们,你们准备好了么?在一段时间基础复习之后,考生逐渐发现自身弱点,并发现阅读已经成为问题的重点。针对这些问题,总结了一些阅读误区,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借鉴。
误区一:阅读模拟题一定是有用的
复习时很多考生都会买一本考研阅读模拟题,然后按部就班地从第一套模拟题做到最后一套。做得好了欢天喜地,做得差了就黯然神伤。做模拟题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把复习的重心放在做模拟题目上,则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任何模拟题都只能模仿考研的风格,真正能够真实反映考研风格的试题,是每年考试后公开的试题。实际上,市场上形形色色的模拟题往往“剑走偏锋”,题目编得既偏又难,所谓的“标准答案”也不能让人信服,即使考生看了解析也如坠入云里雾里。所以说,阅读理解的模拟题可以用来练练手,但重在总结方法而不是单纯为了“对答案”。考生如果仅仅依靠做阅读理解模拟题来提高阅读理解水平,是不可取的。
其实,做阅读练习主要是为了培养适合自己的考试方法,包括合理控制时间、跳出常见陷阱,判断题目的知识考查点,确定答题顺序等等。因此要提高英语阅读理解的水平,最好的办法是将每年的英语考试试题都认真做一遍,而不是盲目相信题海战术。用试题进行演练,既可达到真正检测自身复习进度的目的,还可以了解考研的真正风格,可谓是“一箭双雕”。所以,试题永远是考研复习最重要的资料,没有之一。汉语言文学考研科目
误区二:“复习时不用做试题,试题留着考前冲刺用”
有人喜欢将试题放在临考前模拟,作为上战场之前的“大练兵”,但事实上这样的作用并不大。临考前短暂的复习时间,根本不能完全吸取历年试题的精华。而试题又是最实用的复习资料,在准备考试期间考生应该认真剖析。特别是2000年以后的试题,至少要反复研究三遍。笔者建议大家在单位时间内做完试题,完成后找出错误,根据答案的解析,找出做错题目的原因,把题目中的考点吃透,只做一遍或做了而不仔细分析都是不正确的做题态度。
说到这里,有的同学可能觉得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时间有点来不及。的确阅读理解从暑期开始就应该是考研复习的重点了,但也不用对所剩无几的时间感到惆怅。我们需要做的是认真把握每一篇试题,作一篇就要弄透一篇。如此注重眼前的事情,踏踏实实走完最后的冲刺阶段,才是最终取得满意成绩的明智之举。
希望各位考生对上述两点考研阅读中普遍的误区有所警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最终突破自我,收获满满!
新东方重庆学校微信(微信号:xdf_cq)
最新考试资讯、教育新闻,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