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政治初试主观题全套解题模板_考研不考数学的专业
2017-06-21 17:12
来源:文都教育
作者:
距离研究生考试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面对考试,大家是不是越来越紧张了?是不是特别担心自己复习的不够好?想说,大家千万不要有这种紧张的情绪,这种情绪只会让大家的复习效果大打折扣,也不要有那些无谓的担心,要时刻提醒自己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复习当中去!
政治的复习大家是不是觉得很头疼啊?每天背了忘、忘了背。对于这个大家不要担心,为大家准备了政治主观题的必备语句,让大家的复习变得轻松些!
一.毛概、马原类答题模板
(一)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
(二)认识论认为:认识需要经过两次飞跃获得真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理性认识要付诸于实践去检验真理的正确性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三)我党之所以坚持……的政策这是由我国特殊国情(主要矛盾,任务)和政策对象的特点(对象是怎样产生的,对象对革命的态度)共同决定的。
二.经济类答题模板
(一)国内经济意义:
1.(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2.(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竞争力。
4.(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5.(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1.(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2.(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三.哲学类答题模板
(一)A决定B,B对A具有反作用,积极的促进作用,消极的阻碍作用。
(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考研不考数学的专业
(三)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正确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总和的目标。
(四)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五)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观看问题。
(六)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遵循由特殊到普遍在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坚持一般要求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指导。
以上就是为大家总结的政治主观题必备语句,希望能给大家带去一些帮助!但是同学们不能完全依赖这个模板,还是要好好复习,抓紧最后这段时间。最后,祝2016考研学子万事如意,金榜题名!
四.政府类的答题模板
(一)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我国政府的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三)我国政府应该坚持的原则和宗旨:
宗旨:为人民服务。
原则:对人民负责。
(四)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1.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3.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权威。
4.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5.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五.国际关系类的答题模板
(一)国家利益:
1.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动因和归宿。
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冲突和对立是国家摩擦和冲突的根源。
(二)国家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独立权,自卫权,管辖权平等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三)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四)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
(五)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军事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六)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七)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以上就是为大家总结的政治主观题必备语句,希望能给大家带去一些帮助!但是同学们不能完全依赖这个模板,还是要好好复习,抓紧最后这段时间。最后,祝2016考研学子万事如意,金榜题名!
新东方重庆学校微信(微信号:xdf_cq)
最新考试资讯、教育新闻,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