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重庆新东方学校>大学考试>考研>正文

2019考研:复习妙方之碎片化学习法_2018考研报名

2018-08-24 15:41

来源:新东方网整理

作者:

暑期已经过半,不知是否有同学已经开始感到复习时间不够用而开始哀声叹气甚至自暴自弃了。其实,只要掌握了碎片化学习法,时间就还是绰绰有余的。下面就跟着新东方来一起看一看什么是碎片化学习法以及怎样才能利用好这个方法使复习效果高效化吧。

一、什么才是真正的碎片化学习

碎片化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比较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这样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进行的学习的目的和想要达到的效果是什么。

二、碎片化学习的特点

利用较为大块的零散时间建构知识体系,而小块的时间用来从无穷多的生活事件、素材中发现问题,初步思考。

三、碎片化学习的意义在哪里

牢牢地把握这些问题,如果你拥有了较为整块的时间,你当然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去寻找相关的数据、资料、书籍或者其他资料帮助你思考、研究、分析这些问题。

如果没有整块的时间,你也可以利用较为零碎的事件尝试着在你自己的脑海中,利用你自己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粗浅的分析,推理,等到时间精力更加充裕的时候再进行验证,完善。

不要小看这样学习方式的作用,它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虽然每天的成效和进步都有限,但是每天每个时段,只要你在思考,在学习,你总是在进步,日积月累,在相关的领域你就会有一个大的质变。

实际上,知乎上30来篇有关学习的文章都是用类似的方式完成的。每一篇都只针对某一个具体的、细小的学习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源于求学以来现实生活的感悟,是自己亲身遇到过的问题,每一次思考,可能都只有一点点进步,只有几个尚不完善的结论。

但是日积月累,渐渐地就形成了理论,形成了体系。而写作这些文章的时间,也是零散的,抽空完成的,并不耽误任何的科研工作。

事实上,写作的过程与思考、积累和完善观点、推论、结论的过程相比不值一提,在写作之前,相关的理论在我自己的脑海中已经验证反复推导过无数遍了。

有个朋友跟我说她的方式是每天只要弄懂一句话或者一段话即可,附上自己的感悟,体验,时间一般是早上起床的时候,利用10多分钟的时间寻找古文的翻译和注释。这样,一个学期不到的时间,她已经看完了《论文》,《孟子》,最近又在钻研《道德经》。

所以,重要的不是一口吃个胖子,而是持续的积累,碎片化的时间,只要你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每天有意识地往这个方向靠,时间一长,坚持下来就会有可观的效果。

比如,每个人都有偷懒的时候,也许你累了一天回到家中已经筋疲力尽,根本无法系统性看书、思考、写作了。这样的情况下,还能不能进行学习呢?2018考研报名

当然能!谁也有厌学的时候,看着一大推论文任务和写作任务发愁,也许累了一天了根本不想翻书动笔,只想好好地放松一下。

那怎么办呢?很简单,把体系化学习、课堂学习转为为兴趣学习、拓展学习、专题学习啊!例如,喜欢看电影、追剧,那么就找几部喜欢看的电影、电视剧,可能是涉及到法律的,可能并不涉及,没关系,在思维的层面把它们联系起来就可以了。

在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的时候,也要学会和自己耍一点心机,多样化利用和整合素材,不要觉得整天坐在教室,听老师讲一句做一句笔记的方式才叫做“学习”。

其实,任何能够调动起你学习的主动性,带动你积极思考,让你有极强的解决问题的冲动的过程,都是学习啊。

当然,如果你一开始的目的就是兴趣学习,整个过程就简单的多了。你完全可以跟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感觉走,值得提醒的是,在兴趣学习的过程中,你自己还是要有一条基本的脉络和主线,掌握好相关问题的知识体系。

或者从自己感兴趣的点入手,自己构建出一套知识体系,这都是可以的,这比单纯的东一棒子西一棒子,不求甚解的效果要很好多。在兴趣学习的过程中,同样可以结合其他的学习式样,让学习变得更加高效。

四、什么才是真正的碎片化时间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时不时习惯性的掏出手机,不自觉的打开微信微博,尽管你在几分钟前刚刚打开过。殊不知,你以为你在利用碎片化时间,实际上你的时间却被碎片化了。

我们在阅读不少优秀的人时间管理方法的时候,会发现他们都非常重视两段时间,一是清晨起床,二是晚间临睡前。因为这两段你可以比较集中的获得至少一个小时以上的整段时间,时间应用效率高的人,会把此段时间计划的很好。

而更多的人却用来把它们碎片化,早晨起床要么赖在床上、要么久蹲厕所,干嘛呢?刷微博、刷微信。而晚上呢,窝在被窝里,继续刷微博、刷微信直到午夜。要记住清晨和临睡前是有规律、可计划的非碎片化时间。

以此可以类推,如果你每天是公交或者地铁上下班,路上时间也有半小时以上的话,它也算是有规律、可计划的时间,你如果仍是把这段时间用于无目的的刷手机,自然也谈不上是利用碎片化时间,而是你把自己的时间碎片化。

零散的时间可能不足以让你系统地建立知识体系,详尽地研究掌握好某一专业,培养出足够优秀的能力,但是足够让你发现一个值得研究、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新东方重庆学校微信(微信号:xdf_cq)

最新考试资讯、教育新闻,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课程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在线咨询
 课程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