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重庆新东方学校>大学考试>考研>正文

2019考研政治:马原分析题解法“潜规则”_考研步骤

2018-12-19 14:45

来源:新东方网整理

作者:

公共课历年真题》》 2018 |2017 |2016

专业课历年真题》》 2018 |2017

一、命题“潜规则”

马原理一共有八章的内容,第一章是导论,第二、三、四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五、六章是政治经济学,第七、八章是科学社会主义。这么多章节,看起来内容很多,不过,一般来讲,分值最大的分析题仅仅出自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的辩证法和认识论部分,唯物史观当中只有“科学技术”这个知识点可以考分析题,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抓住重点。

二、答题“潜规则”

要答好马原理的分析题,首先要审好题,一般来说,审题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阅读材料,梳理脉络;

第二步:读懂题干,回归教材;

第三步:锁定考点,回忆原理。

通过阅读材料和题干,找出关键词。所谓关键词,就是材料中出现的关于马原理的知识点。

举个例子:2017年第34题:

(1)从真理和价值辩证关系的视角看,为什么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会产生多种多样的看法和评价?

(2)如何理解“用好人工智能,关键还在人类自身”?(6分)

第一问可以通过关键词直接锁定考点“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第二问稍有难度,但通过“人工智能”,再结合材料,便可以锁定第二问考查的是“科学技术的作用及其两重性”。

再比如:2016年第34题:

(1)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视角,分析为什么说“'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

(2)“四个全面”重要战略思想体现了怎样的辩证思维?

第一问的“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直接锁定了考点:认识的本质和认识的发展规律;

第二问的“辩证思维”锁定了考点范围——辩证法。

三、阅卷“潜规则”

阅卷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老师们在阅卷的时候不可能逐字逐句阅读大家所写的内容,一般来说,都是大致浏览一下同学们是否把关键的原理答出来了,在答出原理之后,结合材料稍加分析,那么,这道题基本上就答得比较圆满了。

►从马原理分析题的特点进行高效复习 考研步骤

一、理清原理逻辑框架图

马原理分析题的难度就在于题目经常不指明考哪个原理,要从众多原理中自己去匹配,这个思维模式是要培养的,因为一旦原理选错,写得再好也没用。所以头脑中一定要有框架,才能逐步缩小范围锁定候选原理,比如首先要确定这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还是唯物史观。如果确定是辩证法,那么就是我们常说的二三五,也就是两个总特征(联系、发展),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基本范畴(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内容与形式、可能与现实、必然与偶然)这个框架的建立。最终做到能够在脑海中自然而然地记起大框架下的每一个小知识点,通过背诵记起知识点的具体内容。形成体系之后就不容易忘记,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答题的时候能够将所需要的内容信手拈来,掌握了知识框架,就能比较从容地应对材料分析题目。

二、掌握重点难点

马原理的重点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包括四部分内容: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其中的重点部分是辩证法和认识论,这两部分也是历年出分析题的重点。

辩证法主里面其中“联系与发展”的考点主要集中在联系及其特征、发展的实质上,可以以各种题型进行考查。三大规律的重点在于对立统一规律,它也是整个辩证法的重中之重,考点主要集中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上,经常以分析题的方式进行考查。所以只有做到对马原理中最晦涩难懂内容的不断熟悉,才能在做题时得心应手,再难懂的内容也不用担心。

同样,认识论与辩证法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认识论与我们的生活点滴以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有着深刻的内在契合点。尽管2018年考研中认识论没有考到,但认识论仍然是我们的复习重点,并且预测2019年必考。关于认识论,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实践与认识、真理与价值的关系,这些也是历年考研政治中的高频考点。

三、密切联系时政热点

密切联系时政热点,这也是马原理一个大的命题特点,在分析题体现的更为明显。比如2015年的马原分析题的材料是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2016年的材料是关于“四个全面”的讲话;2017年的试题又结合当年比较热点的事件AlphaGo;2018年的分析题是以十九大召开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为命题切入点,考查对立统一规律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原理的分析运用能力。

四、掌握分析题答题思路

首先,要先看一下题干以锁定考点,锁定考点后,在大脑里先回忆一下关于这个考点的所有原理。

其次带着原理再看材料,看材料并不是要精读、一个字一个字的阅读,而是要把关键部分和句子画出来,在旁边写上相匹配的原理,这样在写答案时比较方便,可以直接写,就不用再去材料中找了。

最后,写答案。写答案时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就是写原理,把相关的原理先写出来,第二步就是和材料结合进行阐述。第三步如果没有单独问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那就可以在第一问中写出方法论,如果第二问问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第一问就不需要答方法论,在第二问再答方法论。



新东方重庆学校微信(微信号:xdf_cq)

最新考试资讯、教育新闻,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课程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在线咨询
 课程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