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重庆新东方学校>大学考试>考研>正文

2020考研教育心理学笔记: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_人大考研论坛

2019-04-30 15:55

来源:新东方网整理

作者: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1、含义: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3、我国心理学家按照个体在一定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

乳儿期(0——1岁) 婴儿期(1——3岁) 幼儿期(3——6、7岁)

童年期(6、7岁——11、12岁) 少年期(11、12岁——14、15岁)

青年期(14、15——25岁) 成年期(25——65岁) 老年期(65岁以后)人大考研论坛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一) 少年期(11、12——14、15)的阶段

1、 概念:少年期是指11、12岁至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

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特点。

2、 特征:1)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2)少年期的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

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

1)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

2) 少年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已的行动。

3) 随着身体的急剧变化,他们产生成人感,独立性意识强烈,他们开始关心自已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龄人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加,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他们的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通过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伦理性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已的行动,但因自我控制力不强,常出现前后相矛盾的行为。

(二) 青年初期(指14、15——17、18)的阶段——相当于高中时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经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青年初期的特征:1)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2)他们不仅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自我,而且能够明确地表现自我,敏感地防卫自我,并珍重自我,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然而,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仍面临首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3)他们对未不充满理想,敢说敢干,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发展,但有时也会出现相脱节的幻想。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1、关于学习准备

1)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A、纵向的学习准备是指 从出生到成熟的各个年龄阶段 的学习准备

B、横向的学习准备是指 每个年龄阶段出现 的各种内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动力结构

2、关于关键期

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在研究鸟类的自然习性时的发现。

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

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新东方重庆学校微信(微信号:xdf_cq)

最新考试资讯、教育新闻,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课程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在线咨询
 课程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