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重庆新东方学校>大学考试>考研>正文

2020考研西医综合备考:“发热”复习框架_西南财经大学考研论坛

2019-05-06 12:13

来源:新东方网整理

作者:

定义:指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0.5℃。

发热激活物:来自体外或体内,能刺激机体产生内生致热源(EP)的物质,统称为发热激活物,又称EP诱导物。

1.外致热原:细菌及其产物、病毒、真菌、其他如疟原虫和回归热螺旋体

2.体内产物:致热性类固醇、抗原抗体复合物、致炎因子、组织损伤和坏死产物

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体内某些细胞(产内生致热源细胞)被激活,产生并释放的致热物质,称为内生致热源(EP)。

内生致热原EP来源:单核巨噬细胞类(产生和释放EP的主要细胞)、肿瘤细胞、其他如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西南财经大学考研论坛

发热时体温调节机制: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特别是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致热信号进入中枢的可能机制:通过下丘脑终板血管器;经血脑屏障直接进入;通过迷走神经。

发热时相

1.体温上升期(寒战期)

特点:体温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上升

2.高温持续期

特点:中心体温与上升的调定点水平相适应,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保持平衡

3.体温下降期

特点:体温调定点回降,散热多于产热,体温下降,直至与回降的调定点相适应

发热发病学基本环节模式

发热激活物

体温调定点上移

下丘脑释放发热介质

产热增加

单核细胞释放EP

散热减少

体温上升

骨骼肌紧张、寒战

皮肤血管收缩



新东方重庆学校微信(微信号:xdf_cq)

最新考试资讯、教育新闻,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课程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在线咨询
 课程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