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教育学备考:中国教育史之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_跨考考研
2019-05-09 15:31
来源:新东方网整理
作者:
所谓科举制度,是指采取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产生于隋朝,发展于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依据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的科举制,既不同于以德取人的两汉察举制,又不同于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达1300余年,经历多个朝代的发展变化。
1)、隋炀帝创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
2)、科举制度在唐代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考试制度。科举考试步骤是:乡试—省试—吏部复试。
3)、宋代科举制度得到强化和改革:扩大科举取士名额;提高及第者的地位和待遇;严密立法,防止作弊。
4)、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进入全盛期,八股文考试取士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举制在社会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对当时的官僚政治、文化教育和士人生活都有重大影响。清末科举制盛极而衰,走向穷途末路。1905年清廷废止科举制度。跨考考研
新东方重庆学校微信(微信号:xdf_cq)
最新考试资讯、教育新闻,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