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重庆新东方学校>大学考试>考研>正文

论述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是否消亡_专科考研

2019-06-21 17:29

来源:新东方网整理

作者:

论述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是否消亡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

“沉默的螺旋”假说认为舆论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经过大众传播媒介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传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导致社会生活中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专科考研

有一些质疑“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观点认为: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独的恐惧”(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是绝对的常量,应是受条件制约的变量;“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依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由于它在说明舆论的形成过程之际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以至于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

二、网络时代的“沉默的螺旋”

通过对以上三种观点的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支持或反对这一理论,都把“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核心假设作为切入点,支持者认为,在网络传播中,纽曼的假设依然成立,反对者也是从网络传播带来的传播方式以及由此引发的受众心理特征的改变,反驳纽曼的核心假设已经不能在网络中成立,从而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已经失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上网人数的激增,我们在愉悦中进入网络时代。在这个时代,网络成为与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并重的主流媒体,甚至已经超出其中某类媒体的态势。因此,我们在研究传统传播理论对网络传播的效用时,就应该把这种理论放诸整个时代的大背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

(1)优势意见仍然存在,甚至有可能被加强

从宏观的层面来看,网络传播本身的数字化、多元化、多媒体化、实时性、交互性、虚拟性等传播特点,使网络传播具有比其他传播方式更即时、更广范围的传播优势。其他传播方式可以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对更多的受众进行“链接”。而我国网络媒体因为采编权和采编能力的缺位,严重依赖少数大众传播媒体作为自己的信源,从而加强传统的“共鸣”、“累积”、“遍在”效果。

不仅如此,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使得那些网络上的活跃者可以肆无忌惮地表达观点,甚至因此而不负责任地用极端言语抨击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这往往会对特别是一些持少数乃至温和意见的受众产生极大压力。

故我们可以认为沉默螺旋机制不仅没有在互联网上消失,反而可能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2)个人对孤立的恐惧心理和群体压力仍然存在于互联网中

由于网络匿名性特点的存在,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个体,无论持哪一方观点,在网络上表现得比现实中更为大胆,从这以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认为沉默螺旋机制因为网络上相对宽松的言论环境而遭到弱化。但个人对孤立的恐惧心理和群体压力的心理机制仍然存在。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关于从众行为的实验研究中很著名的一个实验就是阿希的从众实验。这个实验显示了它的规律性:只要是在阿希的实验情境里,人们必然会产生从众行为,这是由于群体的压力所致。许多国家和地区如黎巴嫩、中国香港、巴西、津巴布韦、挪威、加拿大、日本等,都进行了重复实验,得出大致相似的结果。因此可以说,人们在临时拼凑的群体中,虽然彼此素不相识,群体中多数人的行为尚且能作为一种压力而使个体产生从众行为,如果在真实的情境中,即在各个个体之间相互熟悉的情境中,当群体中大部分成员发生相同行为时,可能对个体造成的压力会更大,更会迫使其发生从众行为。这个实验中所说的“临时拼凑的群体”情况不完全等同于网络中不同网民之间的关系,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彼此素不相识。实验已经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依然会产生从众行为。

在网络空间中,ID(或称网络昵称)作为个人主体性的载体,某种程度上与个人是不可分的。在互联网各社群的讨论中仍会受到折群众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主导意见”的影响,而以管理员为代表的网络意见领袖不仅拥有影响网民的强大力量,他们甚至可以通过删帖等技术手段直接消灭异质观点甚至将个人排除出社群讨论。在这样的前提下,个人对孤立的恐惧心理和群体压力仍然存在于互联网中,沉默的螺旋作为一个心理机制仍然能起到强大作用。

因为上述两种原因,在互联网上逐渐形成令人忧虑的“沉默的螺旋”现象。情绪极端者不断得到鼓励,声音变得越来越大,势力越来越强,言辞也变得越来越激烈;理性的温和者则不断遭到打压,声音变得越得越微弱,也越来越感到势单力薄和信心不足;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人数众多的中间派则在极端言论的“耳濡目染”中走向偏激。于是,互联网成了极端言论的天下,极端的少数正在左右沉默的大多数。



新东方重庆学校微信(微信号:xdf_cq)

最新考试资讯、教育新闻,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课程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在线咨询
 课程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