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重庆新东方学校>出国留学>雅思>正文

雅思听力常见三问题解析_雅思口语part2

2015-08-21 08:57

来源:新东方在线

作者:

听力作为雅思的第一项考试,对于广大的考生来说,对它可以说是爱恨纠结。对它的喜爱是在于相对于雅思考试中的写作与口语,听力无疑在提分的方面是相对简单的;同样听力考试时发挥理想的话,对接下来的阅读和写作的发挥是一剂强心剂。

但是对于听力畏惧点在于,听力考试时文本只播放一遍,会导致很多信息方面遗漏,或产生抓不住答案,甚至还有学生在听力考试中走神,以至于考试的成绩不够理想。

那么鉴于以上在听力考试中产生的三种问题,本文对常出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

第一种对于信息的遗漏,这个现象在听力考试屡见不鲜。这个问题的产生在于一方面我们在做听力时,经常会出现脑袋跟不上手写答案的速度,单词呼之欲出,但是写的时候依然犹抱琵琶半遮面,以至于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处于上下奔波,徒劳无功;雅思口语part2

另一方面是由于平时我们对于英语听力短时记忆能力的训练少,以至于在做题的时候学生普遍反映抓住了答案,但是在回想单词的过程中,突然单词消失,这时只能无奈的放弃。

第二种常发生在听力中的现象是抓不住答案,听力的过程中仿佛进入迷宫,感觉听力的所有的卷面词汇在听力中都出现,但就不见答案。那这种情况的发生,就更加导致烤鸭们在做听力题时,倍感受挫。

第三种情况更是对于广大烤鸭们来说,在听力中是最常犯错误。走神,此类情况一旦发生,对于学生来说,听力上取得一个较为理想的分数,就难以实现。那么走神产生的原因更多的在于对于文章结构的不熟悉,或者是文章背景知识较复杂,亦或是最初能跟上文章,但是在边听边写的过程中,习惯于把所有的句子进行翻译,或是听到某个生词,纠结与此,也会造成与答案的失之交臂。

鉴于这三种常发生的现象,笔者给广大考生的建议如下:

第一,加强对于听力单词的反应速度的练习,尤其是常考的听力单词,雅思总体的词汇量是要求学生有7000-8000左右的词汇,但是到了听力这个环节,由于听力背景知识都是来自对于国外最常见的生活和学习中,所以真正常考的核心单词量也就1000左右。但是雅思听力对于单词的要求是能读,会拼,知晓词性和词义,这四大要求给广大烤鸭的警示就是单词要求的更多是质,而非和其他的考试追求的以量取胜。

所以在背诵单词的时候要求考生彻底的颠覆过去的单靠看和写背单词的方法,听力板块的单词强调的更多是边听边背,而且在背诵单词的时候要收集错误的单词,并把错词建立起一本错词本,以方便平时和考前对单词的复习。

第二,平时多做精听练习。这个练习对于广大烤鸭来说陌生而又痛苦,很多学生对于精听的概念是听一句,停一句,写一句。写完的话把精听的材料丢掷一边,也不会考虑听力中语境,如有检查也只是揪拼写错误,漏听,但是不会想到里面更深层次的原因。这样的话做精听,就滑入了一个‘机器人模式’,没有真正的思考它的内容,就好像做阅读的时候,只是单纯的翻译出每一句中每个单词的意思,不会考虑整个句子的意思。

所以对于做精听的方法,也是有理论依据。大量的研究表明,只有两种形式来描述听力的过程,分别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前者是强调把以最基础的单词,甚至最小的发音单位-音位和音节;后者则是强调利用背景知识来预测内容,背景知识可以是来自生活中知识,说话者和语境的知识,亦或者是学生对听力材料背景的了解。

但是无论是要求学生自下而上听,或自上而下听都不全面。现在采用更多的是‘互动模式’,也就是把两种模式综合起来。所以要求学生的精听过程是先全篇文章听两遍,听大意,而且听这两遍中试图回想在听力课堂上,老师对于每个section场景和考点的归纳,来构建这篇文章的语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自上而下。然后接下来就进行到每个单词,每个句子的精听,也就是自下而上的过程。

在这个练习过程中,笔者建议学生以两个短句为一单位暂停,强迫自己回忆最初听到的单词。听不出的句子不建议超过5遍以上。然而精听结束后,可以看着文本进行修改,标出错误的类型。常见的错误类型也就是第一单词发音的问题,第二语音现象包括连读,弱读,失爆等,第三由于听力中的复杂句。

当然如果是因为整个背景不熟悉,难么就要考虑对于这方面背景知识的扩充。一般在新东方的课堂上,老师都会对于常考的背景和错误进行归纳和总结。做完精听后一定要有跟读的练习,在此过程中,更加的了解英文的发音规律,同时对于整个发生的语境进行了解。



新东方重庆学校微信(微信号:xdf_cq)

最新考试资讯、教育新闻,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课程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在线咨询
 课程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