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重庆新东方学校>优能中学>重庆高中>正文

高校介绍:暨南大学

2015-03-16 12:21

来源:

作者:

暨南大学办学类型:普通本科

所在地: 广东

性质类别:综合类

通讯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邮政编码: 510632

联系电话: 020-85220130,85228929

电子邮箱: ozsb@jnu.edu.cn

学校网址:http://www.jnu.edu.cn

招生网址: http://lxlz.jnu.cn/zsxx/

就业网址: http://xsc.jnu.edu.cn/jy/

暨南大学“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交通等大学。1958年在广州重建。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任学校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名誉校长;博士生导师、产业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胡军教授任校长。

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恪守“ 忠信笃敬 ”之校训,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培养造就人才。学校积极贯彻“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建校至今,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27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3个地区的各类人才20余万人,堪称桃李满天下。

1996年6月,暨南大学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2007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被评为优秀。2008年,国家正式启动“211工程”三期建设,我校的金融学与资本市场、产业经济与区域发展、比较文艺学与海外华文文学、华侨华人与中外关系、水域生态学与藻类生物资源、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药物、重大工程结构的非线性力学问题、中药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8个项目被确定为国家立项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暨南大学学校设有27个学院,59个系,178个研究机构和77个实验室,89个本科专业;13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是招收和培养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学硕士(MPAcc)、法律硕士(JM)、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临床医学硕士、工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单位;同时也是全国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学校拥有9个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临床医学 、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工商管理、新闻传播学、历史学、生物医学工程、中西医结合),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州<暨南>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水生生物学、金融学和文艺学)、8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20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设有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侨华人)、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和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有国家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3个。

学校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设有五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169.5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0.71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26.54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藏书295.35万册。学校设有6所国家级三甲附属医院,即广州华侨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和江门市五邑中医院,1所专科医院即深圳眼科中心,1所直属医院即深圳华侨城医院。8家医院共有职工7700人,病床5686张。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和教育交流,已同世界五大洲140多所高等院校和文化机构签订了双边协议或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它们遍及世界五大洲美国、巴西、秘鲁、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南非、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尼、越南、泰国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学校在香港和澳门分设办事处,并在香港设立教育基金会。

历史上暨南大学的教师队伍中曾有过马寅初,郑振铎、梁实秋、王亚南、周谷城、钱钟书、周建人、夏衍、许德珩、胡愈之、严济慈、楚图南、黄宾虹、潘天寿等一大批著名学者。现今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167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博士生导师297人,教授390人,副教授590人。

暨南大学目前,有各类学生35320人,其中,在校全日制学生2465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353人,本科生17511人 。在校的华侨、港澳台和外国学生达12157人。学校学风浓郁,人文荟萃。其中前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李岚清,知名人士江上青,著名侨领、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李光前,前泰国议会主席、副总理许敦茂,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前会长陈共存,以及近年来内地和港澳地区的王学萍、徐乐义、钟阳胜、 志广、马有恒等许多政府、工商及文教界著名人士均是暨南大学不同时期的杰出校友。可谓人才辈出,享誉中外。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肩负着为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地区培养人才光荣使命的暨南大学更加任重道远。在新的世纪,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海内外校友将继续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弘扬“忠信笃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的暨南精神,坚持“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施“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为建设特色鲜明、海内外知名的研究型大学而奋斗。

专业介绍
专业类型 专业名称 专业层次 专业名称 专业层次
医学类 临床医学 本科 口腔医学 本科

中医学 本科 护理学 本科

药学 本科 中医学类 本科

药学类 本科 中药学 本科

针灸推拿学 本科

历史学类 历史学 本科

工学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科 通信工程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软件工程 本科

土木工程 本科 环境工程 本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生物医学工程 本科

电气信息类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信息工程 本科 食品质量与安全 本科

工程力学 本科 建筑学 本科

包装工程 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科 光电信息工程 本科

网络工程 本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
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 本科 传播学 本科

英语 本科 新闻传播学类 本科

中国语言文学类 本科 外国语言文学类 本科

日语 本科 对外汉语 本科

汉语言 本科 广播电视新闻学 本科

广告学 本科 新闻学 本科
法学类 法学 本科 国际政治 本科

知识产权 本科

理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应用物理学 本科 信息科学技术 本科

统计学 本科 生物技术 本科

应用化学 本科 环境科学类 本科

生态学 本科 生物科学类 本科

环境科学 本科 生物科学 本科
管理学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工商管理 本科

会计学 本科 旅游管理 本科

行政管理 本科 电子商务 本科

工商管理类 本科 公共管理类 本科

财务管理 本科 市场营销 本科

物流管理 本科 应急管理 本科
经济学类 经济学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金融学 本科 经济学类 本科

财政学 本科 金融工程 本科

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交通等大学,1958年在广州重建。1983年中共中央颁布文件《关于进一步办好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意见》,将暨南大学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南京时期(1906——1923)

暨南学堂暨南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6年的国内第一所华侨学府——暨南学堂。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海外华侨的人数已达700万之多。这些身在海外的华人饱受殖民统治者的歧视与压迫,甚至连受教育的权利也被剥夺了,于是华侨归国学习的要求日益强烈。起先清政府认为“人民出洋,已非我民,我亦不管”,将华侨视为“化外之民”。后来迫于内外交困,清政府不得不改变其侨务政策,并开始关心华侨教育。暨南学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1905年,时任两广总督的端方在从欧洲考察归国途经南洋时,不仅深切感受到了海外华侨的爱国深情,而且痛感举办华侨教育的刻不容缓。1906年,为了“弘教泽而系侨情”,已调任两江总督的端方奏请朝廷,在六朝古都南京薛家巷妙相庵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国立华侨学府——暨南学堂。暨南的校名出自《尚书 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原意是把“声威教化传播到东、南、西、北四方”,“暨”就是“及、到达”的意思,由于学堂以吸收南洋华侨子弟就读为主,故取名“暨南”,意即指把教化传到南洋。

端方对华侨学生非常重视,由于路途遥远,他甚至派遣军舰专程接侨生归国学习。1907年2月底,第一批华侨学生21人抵达南京。不久,又有第二批侨生10名抵达。此后新加坡、马来亚等地又有不少华侨学生前来求学。学堂最初只设立了中学部和小学部,性质类似今天的华侨补习学校。1909年,暨南学堂已有在校学生167名,1911年发展到240名。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被推翻,暨南学堂停办。

 上海时期(1923——1941)

暨南学堂纪念碑暨南学堂停办以后,海外华侨和国内教育界人士都强烈要求恢复暨南学堂,却遭到袁世凯的百般阻挠,直到1917年1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才批准恢复暨南学堂。在黄炎培的主持下,暨南学堂于1918年在原校址复学,并改名为国立暨南学校。当时学校设有中学部和师范科(中专性质),已由补习学校的性质过渡成正式培养归侨子弟的学校了。1919年,中学部(旧部四年毕业)在三年级以上分为文科和理科。1921年夏,增设商科大学——又称国立暨南商科大学,后迁至上海,与当时的国立东南大学合办上海商科大学。1922年,在南京增设女子中学部,同时原与东南大学合办的上海商科大学开始在真茹独立办校。1924年,商科大学三、四年级停办,南京部分全部迁到上海真茹。学校人数升至500余人,学科类别也由五系增至八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上海真茹的国立暨南学校改组为国立暨南大学。

从此,暨南大学进入了一段全面发展的时期。首先,暨南大学将原有的商科大学改组为商学院,随后又陆续增设了文学院、理学院、教育学院和法学院。同时附设中学部,其中高中部设普通科、商科、师范科和农科,初中部则不分科。此外还设置了一个很特殊的专业——外交领事专修科,在当时堪称独一无二。学校的硬件设施也颇具规模,教学楼、宿舍、实验室、运动场等一应俱全。作为当时的华侨最高学府,学校还设置了一所专门的研究机构——南洋美洲文化事业部,研究南洋、美洲的华侨问题,主编了《南洋研究》季刊和《南洋丛书》等。鼓励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出版《国立暨南大学学报》刊登学生的研究成果。暨南大学还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为中国国家代表队输送了不少体育健将。他们中有不少人曾经代表中国参加历届远东运动会和1936年在德国柏林举办的第十一届奥运会。如足球队队员陈镇和、徐亚辉,篮球队队员蔡演雄、王南珍、尹贵仁,田径队员郝春德、傅金城(短跑)、符宝庐(撑竿跳高)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41年,上海沦陷,暨南大学迁至福建建阳,大部分侨生返回南洋。抗战胜利后,暨南大学于1946年5月迁回上海。

福建建阳时期(1941——1946)

1941年,鉴于时局日益艰险,学校未雨绸缪,着手为内迁做准备,在福建建阳童游镇设立分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暨大师生从上海出发,经长途跋涉,于1942年6月抵达建阳,遂将分校改为校本部。抗日战争结束后又回到了上海一段时间。

广州重建时期(1958——1970)

此时的暨南大学虽然仍力图继续按照侨校的特点进行办学,无奈在几经战乱之后,侨生生源锐减,因此暨南大学不得不再次停办。随后,暨南大学的院系分别合并于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学府,当时仍愿意归国学习的部分侨生被安置于燕京大学(后属北京大学)。

解放几年后,华侨归国学习的愿望再次高涨。1958年9月,在原广州华侨补习学校的基础上进行扩建以后,暨南大学终于再度开学。然而由于其侨校的特殊性质,在文革时期第三次停办,当时学校的院系被胡乱并入了其他院校,校址则让出来给了第一军医大学。直到1978年秋,经过多方努力,尤其是在叶剑英的大力支持下,暨南大学得以再次复校。

如今的暨南大学,已是国家“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国际化、现代化、综合化特色明显。海外及港澳台学生高居全国高校之首,来自境外的研究生占全国高校海外及港澳台研究生总数的四分之一,无愧“华侨最高学府”的称号。

暨南大学截至2011年5月,暨南大学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30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3个地区的各类人才20余万人。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分别摘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桂冠。

2010年,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先后被腾讯网、中国教育网评和环球网为“中国十大MBA教育学院”、“十大商学院杰出贡献奖”和“十大MBA学院”,而且,还成为了美国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会员。2011年,暨南大学正式成为中国内地第5所通过AMBA认证的高校。

截至2012年3月,暨南大学已同世界五大洲180所高等院校和文化机构签订了双边协议或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它们遍及世界五大洲美国、巴西、秘鲁、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南非、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尼、越南、泰国等32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学校在香港和澳门分设办事处,并在香港设立教育基金会。

现列部分国外合作院校如下:

【中国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国台湾 】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

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

国立台北大学(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元智大学(Yuan Ze University)

朝阳科技大学(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日本】

同志社大学(Doshisha University)

九州大学(Kyushu University)

立命馆大学(Ritsumeikan University)

广岛修道大学(Hiroshima Shudo University)

【韩国】

汉阳大学(Hanyang University)

梨花女子大学(Ewha Womans University)

建国大学(Konkuk University)

【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美国】

纽约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迈阿密大学(Miami University)

得克萨斯理工大学(Texas Tech University)

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英国】

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曼彻斯特城市大学(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兰开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

【俄罗斯】

圣彼得堡大学(Sain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Peoples' Friendship University of Russia)

【德国】

柏林自由大学(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

【意大利】

佛罗伦萨大学(University of Florence)

【葡萄牙】

里斯本大学(University of Lisbon)

侨校美誉

暨南大学中外交流2001年7月14日,时任国际创价学会名誉会长、世界著名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日友好的奠基人之一的池田大作先生,高度评价暨南大学对国际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他了解到暨南大学体育人才辈出后,盛赞暨大为培育“世界市民”的文武双全的“人类文化大学堂”。

除了“东南民主堡垒”和“人类文化大学堂”之外,暨大也被称为“小联合国”大学。说的是暨南大学的师生,不但有来自祖国各地的,更有来自五洲四海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在暨南大学校园中共同学习,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想在暨南大学校园中撞出火花,也“撞”出了这个“杂烩”大学的别称。

暨大被称为“中国第一侨校”。1906年清政府为“宏教泽而系侨情”设学于南京。1960年许多东南亚华侨青年来暨南大学学习汉语,其中以印度尼西亚侨生最多。其中每4个人中就有3个是来自东南亚的侨生,当时暨南大学就被誉为“华侨学生的摇篮”。

暨南大学在我国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其在澳门的校友众多。在澳门特区政府公务员中逾3000人是暨大校友,而在澳门的卫生医疗系统中,有74.8%的医生曾就读暨南大学。

校长:胡军

党委书记、副校长:蒋述卓

副校长:陆大祥、周天鸿、刘洁生、林如鹏、宋献中、饶敏

校长助理:王志伟

副书记、副校长:叶勤

截至2013年4月,暨南大学有专任教师186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博士生导师434人,教授501人,副教授670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星旦、苏国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姚新生、钱清泉、樊明武、陈志南、詹启敏

校训

暨南大学 校训“忠信笃敬”四个字的出处十分古老。《论语·卫灵公》记载说:孔子的学生子张问怎样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孔子回答:“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翻译成现代汉语,即是说:“言语忠诚老实,行为敦厚严肃,即使到了别的国家,也行得通。言语欺诈虚伪,行为轻浮狂妄,就是在本乡本土,难道行得通吗?”其内容包括了“言”和“行”两个方面,也就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全部内容。

“忠、信、笃、敬”是高度概括的抽象的道德观念,数千万历史文化的积淀,使它们大致具备了以下的意义内涵:

忠:有忠诚、不贰、尽心、无私等意义。

信:有诚实、不欺、道义、真确等意义。

笃:有厚实、真诚、牢固、专一意义。

敬:有恭敬、严肃、尊重、谨慎等意义。

这四个字的意义有交叉,也可以组合使用,更可以与别的字组成新的具有道德内涵的词语,变化很多,富于生成能力。

“忠、信、笃、敬”四字,除了继承其原有积极的道德含义以外,可以屏除其部分过时的内容,还应该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内容。

幼儿园:华港幼儿园、博艺东晖幼儿园、中英文幼儿园

中小学:华师附小、华景小学、广州第一一三中学东方校区

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省邮电学校

商场:百佳超市、屈臣氏、万佳百货中山大道店

医院:华师大医院、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邮局:天河邮局

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

其他:天娱广场、电脑城、广州高科电子有限公司

新东方重庆学校微信(微信号:xdf_cq)

最新考试资讯、教育新闻,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课程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在线咨询
 课程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