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重庆新东方学校>优能中学>重庆高中>正文

高校介绍:内蒙古大学

2015-03-16 14:44

来源:

作者:

内蒙古大学创建于195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创立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特殊区域定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任首任校长,原高教部综合大学司副司长于北辰任副校长,中科院学部委员、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耶鲁大学博士李继侗先生来校执教并任学术副校长。党和政府从北京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选派一批知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了建校初期高起点的师资队伍,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办学基础和优良的学风校风。学校1962年招收研究生,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教育部共建院校。现任校党委书记朱炳文,校长陈国庆。

56年来,学校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遵循首任校长乌兰夫提出的“双重任务”基本办学方针,践行“求真务实”的校训,弘扬“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内大精神,形成了“团结、严谨、求实、奋进”的优良校风和“立足边疆、面向全国、育人为本、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日益成为祖国北部边疆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成果转化和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建校以来,共培养各类人才10万余人,有4人已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多毕业生已成为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高级领导干部、企业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和各行业的骨干力量,为祖国昌盛与民族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

经过56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在内的综合大学。蒙古学、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学科群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一批骨干学科也正在快速发展。学校现由校本部、艺术学院、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鄂尔多斯学院、满洲里学院构成,共设有23个学院和1个公共教学部,另设有1个独立二级学院——创业学院;有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草地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优良家畜规模化繁育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农业部草食家畜繁殖生物技术与育种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蒙古学研究中心,以及25个自治区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动物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生态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8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学校现有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此外还有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75个本科专业,蒙古语言文学、生物学、生命科学与技术、数理学4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文史哲、化学2个自治区人才培养基地。
截至2012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2844人(校本部1640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697人(校本部983人),博士生导师128人,教授267人(校本部217人),副教授470人(校本部386人);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30.1%(校本部为49.7%)。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双聘院士5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1人,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8人,农业部科技委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1人;内蒙古杰出人才奖9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1人,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2012年人选一层次13人、二层次39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培养人才人选32人、刚性引进人才人选12人、柔性引进人才人选13人、创新团队8个,入选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6个。有2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研究团队;1个实验室获得“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成为“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现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课程获批建设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名全国“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截至2012年9月,学校有各类在校生30802人(校本部20008人),其中,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占33%以上;有博士研究生418人,硕士研究生4334人(校本部4154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学生1148人,普通本科生19187人(校本部10796人),留学生599人(校本部598人),高职生2561人(校本部158人),成人继续教育本专科学生2555人。学校设有5种奖学金和30余项各类社会捐赠奖学金,支持和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立志成才。在校生在国内外各类大赛中多次获奖。
学校大力加强学科建设,不断增强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2012年全年共获批科研项目385项,共获准科研经费13182万元,到账经费10288万元。被SCI、EI、CPCI-S、CSSCI、SSCI检索论文522篇;出版著作70部。在蒙古学与内蒙古少数民族发展、草地生态学与农牧业生物技术、内蒙古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能产生ω-3脂肪酸的转基因克隆牛和一批优质品种肉牛、转基因克隆绒山羊、体细胞克隆绒山羊;在国内率先开展绵羊精原干细胞移植研究,成功繁育了供体公绵羊的后代;完成了国家动物转基因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成果。面向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政府部门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大量合作研究,多项成果被采用。
学校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目前,与国(境)外13个国家和地区的7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在国际毗邻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与俄罗斯卡尔梅克国立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得到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学校具有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资格,被国家汉办批准为“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接受院校”。有蒙古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等28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数量逐年增长。
学校占地面积2070亩,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79亿元;图书馆馆藏文献288万册,是CALIS内蒙古自治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省级中心馆;校园网覆盖了全校教学科研单位和办公与生活区,校园网络中心是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内蒙古地区主节点。公共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学校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着眼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包括思想理论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党内民主建设,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多次荣获省部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当前,内蒙古大学正在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承“双重任务”基本办学方针,走“质量、内涵、特色”发展之路,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高远的志向,面向时代要求,服务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特别是围绕自治区重点选择的现代农牧业、民族医药、生态环境、人畜共患病防治、稀土及新材料等重大专项主攻方向,以及自治区能源、化工、农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等支柱产业,服务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积极联合各类创新力量,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链融合”,成立了内蒙古内大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草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型技术创新科研机构,在面向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以及食品安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战略决策与咨询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迈开重要步伐。

概况历史沿革师资力量

学校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现有在职教职工2414人,其中专任教师1303人。教师中,有高级职称人员744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677人;博士生导师83人、硕士生导师40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2人,被确定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0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2人。

就业状况

06年就业率超过90%
该校毕业生遍及北京、上海等直辖市和山东、海南、深圳、珠海等开放地区。毕业生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等综合素质较高,普遍受到政府机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好评。每年到该校的用人单位络绎不绝。每年的毕业生在三四月份已经有90%落实了满意的就业单位。总体上该校毕业生供不应求。

重点专业

现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动物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生态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1个一级学科自治区重点学科,18个二级学科自治区重点学科,8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蒙古学和生命科学两个学科群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生活食宿条件

新东方重庆学校微信(微信号:xdf_cq)

最新考试资讯、教育新闻,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课程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在线咨询
 课程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