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重庆新东方学校>优能中学>重庆高中>正文

高校介绍:沈阳化工大学

2015-03-16 14:49

来源:

作者:

沈阳化工大学位于国家级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化工为特色,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医学、艺术学等学科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始建于1952年,1958年升格为本科命名为沈阳化工学院,1960年更名为辽宁科学技术大学,1962年改回沈阳化工学院隶属化学工业部,1998年办学体制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辽宁管理为主,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沈阳化工大学。
学校为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八五”初期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单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院校,辽宁精细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辽宁省石油化工技术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工程教育中心,辽宁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辽宁省科技创新与新技术转移推广基地;学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共建单位,教育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行动计划依托高校;学校被授予全国“挑战杯”高校优秀组织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辽宁省政府省校产学研合作先进单位,辽宁省高校就业工作优秀单位,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
学校占地近1500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校园融学术、园林、艺术于一体,被赞誉为全省最美的校园之一;设有25个二级院系及相关机构。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14000余人,另有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学生近3000人,留学生近200人。现有教职工近1100人,专任教师近800人,教授、副教授近400人。
学校现有57个本科专业,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工程硕士领域,多个专业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拥有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技术转移推广中心等20余个,建有化工设计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3个直属科研机构。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注重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工程教育,推进素质拓展计划,取得了丰硕的特色育人成果。近年来,连续保持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年均在95%以上;在全国“挑战杯”、化工设计、数学建模、机械设计、计算机设计等大赛中获国家奖50余项;连续多年被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挑战杯”高校优秀组织奖,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生联合会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在“2009-2010中国大学生(普通组)排球优胜赛”中获得冠军等优异成绩。
学校积极致力于自主创新,主动服务于国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特殊需求,大力开展科学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863”项目、“973”项目、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近百项,省部级和企业科研项目1000余项。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发明奖和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一等奖17项,获其它省部级科技奖近百项,申报及授权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100余项,有一大批科技成果被国内大型企业推广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在化工过程强化技术领域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该技术领域成功研发系列技术和满足该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不可替代优势,为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与智力支撑。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现已与国外30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学校发展建设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上世纪80年代,胡锦涛、李克强、贺国强等领导同志先后亲临我校视察指导工作,极大地激励了广大师生员工的进取精神和工作热情。长期以来,学校秉承“强学力行、喻理求真”的校训,弘扬“修德、自强、求是、创新”的化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与特色办学,各项建设不断跃上新台阶。当前,学校正朝着建设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迈进。

概况历史沿革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专任教师近800人,教授、副教授400余人。

就业状况

近年来,学校连续保持毕业生年一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被授予“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称号。

重点专业

省级重点学科
化学工艺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材料学
化工过程机械
应用化学
校级重点学科
无机化学
材料加工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环境工程
校级重点培育学科
企业管理
计算机应用技术

生活食宿条件

新东方重庆学校微信(微信号:xdf_cq)

最新考试资讯、教育新闻,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课程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在线咨询
 课程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