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重庆新东方学校>优能中学>重庆高中>正文

高校介绍:沈阳工业大学

2015-03-16 14:49

来源:

作者:

沈阳工业大学坐落在中国东北地区现代化的中心城市沈阳市,是一所以工为主,涵盖工、理、经、管、文、法、哲、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始建于1949年,1985年由沈阳机电学院更名为沈阳工业大学,原为国家机械工业部所属院校,1998年起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
学校由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中央校区、兴顺校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位于辽宁省辽阳市的辽阳校区等四个校区组成。中央校区(主校区)位于沈阳市装备制造业聚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校园内碧波荡漾,草木葱茏,精致典雅,如诗如画,是读书治学和陶冶情操的理想之所。
学校总占地面积159.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2.4万平方米,设有20个学院、3个教学部和2个工程实践中心,共设50个本科专业、20个专科专业。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18976人,各类研究生2884人,专科生1842人,成人教育学生8738人,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独立学院)学生1134人。
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5个一级学科和19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有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7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另外还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以及工程管理硕士4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包含12个招生领域,是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有电机与电器国家重点学科,有4个省重点一级学科,16个省重点二级学科。2010年,学校获批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研究生工程硕士机械工程领域获"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是辽宁省四所获此荣誉的高校之一。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名师云集。现有师资队伍1351人,其中院士3人、教授190人、副教授429人、讲师660人、博士生导师48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师资队伍总数的26% ,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师资队伍总数的77%。师资队伍中有全国优秀教师和劳动模范、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全国专业学会理事长、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国家和省级优秀科技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和省部级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部级优秀人才、学科拔尖人才、教学名师和优秀创新团队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学校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师。
学校把教学工作作为中心工作,将教学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线。"十一五"以来,建设5个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辽宁省示范性本科专业、12个省级教学实践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1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0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24门省级精品课,3门省级视频公开课,4门省级资源共享课,2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承担国家级教改课题3项、省级教改课题74项,获省级以上教改成果奖51项,培养省级教学名师13人。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文体赛事中屡创佳绩,五年来,在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的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27项、省级奖励463项,并获全国高校"外研社杯"英语辩论大赛全国第三名、李宁杯全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赛冠军和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总决赛季军等。
科技工作环境不断优化,科技总量不断增加,科技水平和运行质量不断提高。近四年,累计科研进款近8.5亿元;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2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批863、973、自然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百余项,有效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千余项;申请发明专利617余项,成功获批并验收"第二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单位";发表论文42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论文2800余篇,占全部论文60%以上。学校积极创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部省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基地和科研创新团队,目前学校共建成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家工业设计中心1个,省级以上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4个,协同创新基地5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1个。另外,"现代电工装备理论与共性技术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极端条件下新型永磁电机理论及其应用技术研究"团队成功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标志我校在国家级科技平台、科研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发展。
学校面向世界,开放办学,与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芬兰等国家的36所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从 1995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2001 年开始与英国贝德福特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美国班尼迪克大学在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已经形成 1100多名学生的培养规模,与美国班尼迪克大学联合培养的 MBA 研究生已毕业八届。
如今,完成了校园换建的沈阳工业大学传承历史,放眼未来,肩负历史责任,秉承"自强,笃行"的校训,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稳步迈上了"十二五" 新的征程,正朝着"立足辽宁,服务全国,以工为主、特色突出、开放式的多科性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大步前进。
(数据更新于2014年3月)

概况历史沿革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名师云集。现有师资队伍1351人,其中院士3人、教授190人、副教授429人、讲师660人、博士生导师48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师资队伍总数的26% ,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师资队伍总数的77%。师资队伍中有全国优秀教师和劳动模范、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全国专业学会理事长、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国家和省级优秀科技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和省部级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部级优秀人才、学科拔尖人才、教学名师和优秀创新团队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学校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师。

就业状况

jynet@sut.edu.cn

重点专业

080801电机与电器国家重点学科
0802 机械工程 省重点一级学科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省重点一级学科
0808 电气工程 省重点一级学科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省重点培育一级学科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省重点学科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省重点学科
080204 车辆工程 省重点学科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省重点学科
080502 材料学 省重点学科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省重点学科
080801 电机与电器 省重点学科
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省重点学科
08080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省重点学科
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省重点学科
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省重点学科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省重点学科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省重点学科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省重点学科

生活食宿条件

新东方重庆学校微信(微信号:xdf_cq)

最新考试资讯、教育新闻,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课程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在线咨询
 课程预约